貴州鋼管1Cr5Mo鋼管鍛造余熱正火控制要點
鍛造余熱等溫正火是指鍛件成形后,當溫度高于Ar3(對亞共析鋼)時急速冷卻,冷卻到等溫溫度后保溫一段時間再空冷至室溫。
貴州鋼管1Cr5Mo鋼管鍛造余熱正火控制要點是:
1、鍛造后鍛件溫度控制。鍛件成形后的溫度必須在Ar3(對亞共析鋼)以上,鍛后零件溫度穩定時可采用直接急冷的方式;鍛后零件溫度波動較大或鍛件截面變化大時,必須增加均溫過程,急冷前使零件溫度均勻一致,否則會造成急冷后鍛件或不同截面溫度相差大,產生異常組織(貝氏體或馬氏體)。
2、急冷控制
1)冷卻速度控制。急冷工序中要求鍛件快速冷卻,同時冷卻后同一鍛件和同批鍛件溫度均勻一致(或相近)。同時需要對急冷速度加以控制,過快的急冷速度會在鍛件組織中產生魏氏組織。一般急冷速度控制在30 ~ 42℃ /min。
2)急冷后溫度控制。急冷后必須保證鍛件溫度在珠光體轉變區,不能低于貝氏體轉變開始溫度(Bs),否則組織中會出現貝氏體(或粒狀貝氏體)組織;如急冷后溫度過高會導致先共析鐵素體量增多,組織轉變后珠光體片層間距大,造成零件硬度低。鍛件急冷后溫度一般控制在材料Bs 溫度以上在80 ~ 100℃。
3、1Cr5Mo鋼管等溫溫度的選擇。等溫溫度的高低直接影響到等溫正火后鍛件的硬度,等溫溫度高則硬度低,等溫溫度低則硬度高。等溫溫度一般為鍛件材料Bs 溫度以上50 ~ 80℃,具體溫度需根據鍛件的材料、形狀經試驗進行確定。
4、等溫保溫時間的確定。珠光體轉變發生在等溫過程中,因此必須有足夠的保溫時間,如等溫時間過短會造成過冷奧氏體沒有全部轉變為珠光體,在隨后的冷卻過程中轉變為貝氏體或馬氏體,造成等溫處理后組織不合格和硬度高。等溫時間可根據材料的等溫轉變曲線進行初步確定,并根據1Cr5Mo鋼管情況進行調整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