貴州鋼管生產技術的發展開始于自行車制造業的興起
開始于自行車制造業的興起、19 世紀初期石油的開發、兩次世界大戰期間艦船、鍋爐、飛機的制造,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火電鍋爐的制造,化學工業的發展以及石油天然氣的鉆采和運輸等,都有力地推動著鋼管工業在品種、產量和質量上的發展。
鋼管不僅用于輸送流體和粉狀固體、交換熱能、制造機械零件和容器,它還是一種經濟鋼材。用鋼管制造建筑結構網架、支柱和機械支架,可以減 輕重量,節省金屬20~40%,而且可實現工廠化機械化施工。(天津鋼管公司加工車間由于采用了鋼管網架結構,實際節約鋼材達42.9%) ,用鋼管制造公路橋梁不但可節省鋼材、簡化施工,而且可大大減少涂保護層的面積,節約投資和維護費用。所以,任何其他類型的鋼材都不能完全代替鋼管,但鋼管可以代替部分型材和棒材。鋼管對國民經濟發展和人類生活品質的提高關系甚大,遠勝于其他鋼材。從人們的日常用具、家具、供排水、供氣、通風和采暖設施到各種農機用具的制造、地下資源的開發、國防和航天所用槍炮、子彈、導彈、火箭等都離不開鋼管。
正由于鋼管與人類生活、生產活動密不可分,鋼管工業的生產技術不僅發展迅速,而且推陳出新,鋼管生產在鋼鐵工業中占有不可替代的位置。
我國已成為世界鋼管第一出口國。在“十一五”時期受金融危機影響和歐美等國反傾銷政策影響,在2009 年出口曾一度處于低迷狀態,但隨著世界經濟轉暖和鋼管產品結構的進一步調整,以及對東南亞、中東、南美等地市場的開發, 2010 年的出口量大幅回升,相信鋼管行業的團結、協調、自律會對我國鋼管行業的出口增加帶來益處,市場進一步擴大,同時進出口的價格差會進一步縮小。
據不完全統計,至“十一五”末我國擁有各種無縫鋼管設備593 臺套( 含在建項目) ,設計能力為2 400 萬t,其中連軋機組25 臺套,整個連軋機組的產能已超過1 500 萬t。在“十一五”期間建設成了一批新機組,精密軋管機、Aseel、大型擠壓機組、大口徑擴管等機組,進一步提升了我國無縫鋼管的裝備水平,改善了產品結構,提高占領國際市場的能力,產品檔次居世界領先水平。焊管方面,我國目前有44 個生產廠家,363 臺套機組,設計能力為2 650 萬t,使我國的焊管裝備水平居世界前列,進而使我國的鋼管產品在世界上起主導作用。
|